打造吸引教授目光的多元表現綜整心得!
了解了資料審查的基本介紹,接下來將進一步詳解其中各項目的寫作技巧,掌握二階錄取的先機!這其中,審查資料中的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」將成為教授了解你的最佳窗口。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,呈現多元表現的精華與自我的學習?今天就來拆解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」的撰寫技巧,讓你更有機會脫穎而出!
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要求要點
- 字數與圖片限制:
- 內容限 800 字。
- 最多可附 3 張圖片。
- 檔案大小:
- 5MB 以內,可使用 PDF 壓縮工具(如 Smallpdf、iLovePDF)。
- 多元表現 vs.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:
- 「多元表現」是各學年上傳的課外活動經歷。
- 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」是對高中三年所有活動的總結與反思。
- 系統上兩者需分開上傳,請勿混淆。
- 與申請科系的相關性:
- 內容應與欲申請的學系能力需求相匹配,確保教授能夠清楚看到你的優勢。
- 排版清晰、簡潔:
- 使用標題與分段讓內容容易閱讀。
- 適當使用粗體、底線等強調重點。
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寫作秘訣
- 選擇核心主題,強化個人特質
- 讓教授讀完 800 字後,能記住你的關鍵特質,如「積極解決問題者」、「樂於助人」等。
- 運用 STAR 原則撰寫:
- Situation(情境):事件背景是什麼?
- Task(任務):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與目標?
- Action(行動):你做了什麼努力或改變?
- Result(結果):最後的成果與學習收穫?
- 對應學系需求,強調關鍵能力
- 參考大學學系官網或招生簡章,找出該學系重視的能力,如邏輯思維、創新力、語言表達等,並在文章中展現這些特質。
- 舉例說明,避免空泛敘述
- 例如:「我有團隊領導能力」,不如寫「我擔任班長,協調組員分工,成功舉辦班級活動」。
- 適當引導教授閱讀更多資料
- 在 800 字內提及你曾參與的活動、專案或報告,讓教授對你的背景產生興趣,進而點開更多文件。
以下就以申請自然組與社會組的兩位同學作為範例,示範如何以STAR原則寫出更具體對應科系需求的內容!
錯誤範例 1(電機系申請者):過於籠統、缺乏重點
「我對電機工程有興趣,所以參加了學校的機器人社,也學習了一些程式設計。我在比賽中和隊友合作,過程雖然很辛苦,但最後獲得不錯的成績。這次經驗讓我覺得電機很有趣,未來希望進入淡江電機系學習更多技術。」
▶ 問題點:內容過於概括,沒有說明自己的角色與具體學習成果,教授無法看到申請者的真實能力。
應用STAR原則修改後:
「高二時,我加入機器人社,並參與了自動避障車比賽。我負責設計簡單的感測器系統,並利用 Arduino 撰寫程式,讓車輛能夠感測前方障礙物並自動停下。比賽過程中,我遇到感測器誤判問題,透過調整參數與多次測試,成功提升準確度。最終,我們獲得校內競賽的第二名,這次經驗讓我更確定想深入學習電機技術,希望在淡江電機系學習更多嵌入式系統應
▶ 優勢:清楚描述角色、學習內容與成果,並展現與申請學系的關聯。
錯誤範例 2(英文系申請者):內容空泛、缺乏具體例證
「我對英文很有興趣,喜歡看英文小說,也經常參加英語演講比賽。我覺得英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,未來希望進入輔仁大學英文系,進一步提升我的英語能力。」
▶ 問題點:沒有具體描述參與過的活動與學習收穫,內容顯得空泛。
應用STAR原則修改後:
「在高三時,我參加了校內的英語演講比賽,主題是『科技對溝通的影響』。為了準備,我觀看了 TED 演講,學習不同的表達技巧,並反覆練習咬字與語調。在比賽當天,我克服了緊張,成功流暢地發表演講,最終獲得佳作。這次經驗不僅提升了我的英語口語能力,也讓我更確信自己對語言學習的熱愛,希望未來能在輔仁大學英文系進一步精進溝通技巧。」
▶ 優勢:清楚呈現活動過程、學習過程與成果,讓教授能夠具體感受到申請者的能力。
最後給申請生的建議
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不只是「填滿 800 字」的作業,而是展現你的獨特價值與學習歷程。掌握「清楚架構 + 具體經歷 + 學系對應」的原則,教授才能快速了解你的潛力!多看看範例、多修改內容,讓這份文件成為你進入理想大學的關鍵!
參考資料:大學入學考試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