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學生的學習歷程準備建議,大學教授愛看什麼?先看什麼?

by | 8 月 22, 2024 | AIM二階

  什麼是一份「好的」學習歷程檔案?談到這個問題,台灣大學招生辦公室坦言:「大學教授不太適合回答,什麼是一份好的學習歷程。」在108課綱中,學習歷程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料,過去課綱最受人詬病的就是考試引導教學,台大招生辦表示,改制後高中端都非常想知道大學端想在學習歷程中看到什麼,「但我們不想把它變成學習歷程引導教學。」

  不過,為了讓學生對於考招新制有更多安心感,台大副教務長、招生辦公室主任陳林祈也大方回應,大學端很樂意在準備方向上幫一點忙 。尤其在首年審查過後,招生辦針對校內審查委員進行嚴謹的問卷分析,了解整體及各學系教授在學習歷程中注重的面向。

  根據台大的調查,教授著重的部分因文社法政、電資理工、生醫農等3大學群而異。其中,文社法政的教授重視人文精神、人文素養,電資理工的教授認為數理的「硬知識」相對重要,生醫農的教授則會注意實驗與學生的性向,「昆蟲、解剖老鼠或是栽培作物,這都不是勉強得來的」。

  因為各校系審查委員重視的面向不同,所以對申請的學生而言,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各系網站、招生簡章上所明訂的準備指引來提供學習歷程。其中,「課程學習成果」、「多元表現」、「學習歷程自述」是按學習歷程格式所要求的項目,「其他」則是各系所自行設定。

  《關鍵評論網》採訪台大、中興大學、銘傳大學3所學校的招生部門,他們都強調準備指引的重要性。而在首年審查過後,銘傳大學有94%以上的教授認為七成學生的資料有切合指引內容,教務長遲文麗表示,學系在撰寫指引時,都是認真依照審查的評量尺規訂定,所以學生才能拿出相應的資料。

以台大電機系為例,學系要求提供修課紀錄、課程學習成果中的書面報告及自然科學領域探究、學習歷程自述中的就讀動機和生涯規劃,以及外加的該系個人資料表、自傳、有利審查之證明。

  審查項目眾多,也凸顯學生「統整能力」的重要性,台大招生辦公室行政專員陳雁表示,所謂的統整不是把各個項目的內容打掉重做,而是在自述、心得等學生能自行編輯的範圍,告訴學系為什麼選擇這3件作品?這3件作品與學系的連結是什麼?展現出的能力是什麼?如果學生沒有仔細思考如何統整,教授就會認為各項內容是分開的。

我成績不好,大學教授會在乎嗎?

  至於教授最在乎哪個項目?中興大學教務長表示,興大教授最在乎的是學習歷程自述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,因為那更能看出紙筆測驗以外的素養與學習態度,尤其是自述裡的學習歷程反思,「大部分的人會先點那個看」。

  「一定是由近而遠的去看」,教授會從學習歷程自述開始,了解學生為何申請;再來是學生在校的整體表現,但並非總成績好不好,而是按照學系來看。如果是文學院就會著重國文、語文成績勝過數理;最後是透過學生的多元表現,來了解其基礎能力、素養及性向。

  除此之外,根據台大校內調查,不同學群有各自偏好的特質,文社法政的教授會看學生主動思考與成長的特性,以及個人性格與獨特性;電資理工重視自主學習能力,例如學生的小專題、課程中的小計畫;生醫農則與文社法政相同,希望學生展現主動思考與成長的特性,尤其會注意學生是否具備生醫農的性向,以及過去參與實驗的經驗。

  而各校招生部門也都不約而同指出,「就讀動機」是一一關鍵。現在學生選填志願已經不像早期「分數到哪填到哪」,因此一定要說明為什麼對該系有興趣。尤其中興大學以農學院聞名,「一般會想到去唸森林系嗎?他一定有很強的意願。你的意願夠強,進來就讀的機會就更大。」

 

教授告訴你「三大項目」怎麼交

  如上所述,大學教授在一份學習歷程之中,最感興趣的部分在於學生自行發揮的「學習歷程自述」、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」等項目,而在受訪時,審查端也給了學生許多其他項目寫作策略上的建議。

  「課程學習成果」是學生每學期上傳的學習歷程挑選而成,銘傳教務長說明,學生應在100字簡介中說明對作品的重點摘要,因為教授不只要看作品,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心得與收穫,以及如何呈現學習到的核心素養能力。一外,許多交給教授的課程學習成果都是小組作品,學生應在簡介中強調自己完成的部分, 銘傳教務長表示100字的簡介「有的學生就空著,有的學生不知道在寫什麼」。就算有寫簡介,許多學生所寫的並非「心得」而是「心情」,如果僅僅說明學了某事成長了很多、很快樂,就只是心情;但若是點出學了某事最有收穫的是什麼、曾遇到什麼困難又如何克服,這才是所謂的心得。

  在「多元表現」的部分,教授強調資料「在精不在多」,教授著重的是資料與報考學系的關聯,還有學生在學習歷程中展現的能力特質與反思。因此學生不用長篇大論,且切勿有錯字或流水帳,而是有邏輯地交代學習過程所學、所思、所感。

 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也是學生能自行發揮的部分,如果放了許多擔任班級幹部或考取證照的證明,更要解釋原因、重要性、學到的能力。不過,學生也切勿忘記要以摘要方式呈現,以免讓教授一看就覺得內容過於冗長。

  最後,關於教授非常在乎的「學習歷程自述」,教授們提醒學生,要呈現出高中3年如何了解申請科系,且學習歷程反思要緊扣就讀動機。針對就讀動機建議學生對報考校系的學習資源、課程特色、研究領域及未來發展方向有基礎了解,並在自述中具體陳述申請動機,包含自身的能力特質、興趣志向,及說明認為自己適合就讀該系的理由。在撰寫動機時,不能只是敘述「有興趣」而已,更要凸顯出「個人獨特性」。

學習歷程檔案審查資料項目

審查資料 項目內容 建議
修課紀錄 (A)修課紀錄 修課歷程與成績表現
課程學習成果
(至多3件)
(B)書面報告
(C)實作作品
(D)自然科學領域探究
(E)社會科學領域探究
小組報告應列出分工比例與負責事項,並非簡易的分工表,須清楚交代個人貢獻。
簡介應為『心得』而非『心情』
多元表現
(至多10件)
(F)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
(G)社團活動經驗
(H)擔任幹部經驗 ( I )服務學習經驗
( J )競賽表現
(K)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
(L)檢定證照
(M)特殊優良表現證明
(N)多元表現綜整心得
資料再精不再多,呈現的資料須與報考的學系找出相關特質或關聯。
學習歷程自述 (O)高中學習歷程反思
(P)就讀動機
(Q)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
動機不能只是『有興趣』,更要凸顯個人獨特性,讓教授覺得非你不可。
其他 (R)(系自行輸入限 10 字)
(S)(系自行輸入限 10 字)
(T)(系自行輸入限 10 字)

(資料來源: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、訪談整理)
雖然學習歷程檔案總共有十幾個審查項目,但大學科系會依照需求,訂出各自要求學生交出的項目

交出前檢核「SEEICV」,就是盡你所能了

  學生整理好學習歷程檔案,要交給申請學校之前,可按照「SEEICV」的檢核清單。SEEICV分別對應到6個單字,「Structured」指的是結構化統整,也就是在學習歷程自述、尤其就讀動機上,是否有經過統整後才呈現;「Effective」代表資料的有效性,如果學生申請的6個校系不同,當然不能寫得一模一樣,而是要對準申請學系準備。

  「Eessential」是呈現重點,例如內容有沒有清楚呈現出能力、性向,如果沒有清楚呈現,交個500頁給教授成績也不會比較高,反而讓教授看不到重點。

  「Iindividualized」是個性化,學生的內容必須要是獨立完成,並呈現自我風格。

  「Contented」是學生是否滿意自己的內容,「內容才是王道,不用過度花俏的包裝」,且學生要對自己的內容感到滿意。

  「Valued」是有沒有珍視自己的價值、學系的價值,是否看到自己與學系的未來。

資料來源:
關鍵評論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feature/edu-reform-108/1798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