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明時代人物專訪

學子心聲,築夢之路—

高中升大學成功故事

闊別校園兩年

外表有些放浪不羈,說起話來略為老成,與一般在校生相形兀的黃育霖,卻在學測放榜後,拿到國文14級分的亮眼成績,究竟是怎麼達成的?

小班制教學是優先選項

兩年前,高中畢業的黃育霖沒有升學,先去工作一年多,還當完了兵。這段經歷讓他發現自己尚有不足之處,覺得應該還是去學校看看,便決定重考大學。選擇補習班的時候,就是以小班制的補習班為主,因為他喜歡和老師互動,也希望發問之後可以立刻得到答案。但一般大補習班卻必須把問題累積起來,等到下課才能發問:如果在上課中問過於太簡單的問題,會被同學認為浪費大家的時間,無形中變成壓力,他不喜歡那樣的上課模式。

高明分校眾多,地點方便

搜尋小班制補習班的時候,發現高明的分班眾多,而且往往都位於交通方便之處,他甚至可以選一間離家走路只要幾分鐘的分班上課,這樣的便利性讓他日後上課時體會特別深刻。
由於國文是主科,也是學測科目五選四制度下,被最多大專院校採計的科目,十分重要。但是對於離開學校近兩年的他來說國文卻是最難的科目,畢竟全都已經忘光光了,需要老師引導他復習,才能有面對學測的自信。

教學内容彈性十足,上課方式輕鬆有趣

上課內容可以隨著學生狀況做調整,是高明的教學特色,黃育霖說:「老師會看我的狀況做補充或是刪減。有時我精神不好,老師會改上較有趣的課程;有時又會幫我上緊發條,隨時抽問之前上過的相關內容。搞不懂的部分,老師會用各種方式說明,可能時事漫畫甚至比手劃腳都用出來了,上課氣氛輕鬆又能學到東西,我覺得很好。」
此外,貼心的櫃人員也是支持考生的一股力量,「高明的櫃很熱心,可能因為我是重考生的關係,會提醒我要報名英聽或學測考試,也會在上課前跟我聊聊,關心我的讀書進度和身體狀況。」

四個月獲得好成績,讓旁人刮目相看

課程順利的進行,本來預計只上一期三個月的課,但喜歡高明上課氣氛的黃育霖,決定補到考前。等到成績結果公布,身旁的朋友都覺得他非常厲害。「哇!你離開學校兩年還能考這種
成績?!」黃育霖複述這段話的時候,羞澀中有帶有一點驕傲。
「我不算認真讀書的學生,又離開學校那麼久,應該不是很好教吧?」黃育霖尷尬的笑民權分班的國文劉老師回想當初的上課狀況:「試聽時,學生覺得筆拿得扭、太久沒寫字,當下很擔心只剩4個月該怎麼幫他準備學測。幸好我們一對一的教方式能和學生互動,讓我發覺他有一定程度,只是生疏了,很快就可以幫他決定準備考試的方向。」

開啟人生新篇章,邁出亮麗的第一步

黃育霖說:「老師願意耐心教導我,幫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最大程度的複習,最後也得到不錯的結果,我個人很滿意。今天的成績只靠自己是辦不到的,我要謝謝老師、謝謝高明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