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明時代人物專訪

學子心聲,築夢之路—

高中升大學成功故事

名校光環的壓力火上加油的大班制補習班

「剛升高中時我是不想補習的。」陳老師說,直到高一期末時英文、數學被「雙殺」,才痛定思痛找補習班。首先她報了一間知名的數學補習班。因為學校的關係,被分配到程度較好的班級,很多觀念老師都直接帶過或說回去自己看,去上課就是把一堂課的筆記和算式抄好抄滿,完全沒有時間理解和消化。上了一個學期後,數學成績仍遊走在及格邊緣,讓她有些灰心,也對人數眾多的班級倍感壓力。

 

歷經大班補習班後小班制格外親切

「本來就害怕大補習班的我,歷經大班補習班的『摧殘』後,看到高明的『小班制』廣告覺得格外親切,心想大補習班的上課模式無法符合自己的需求,那換個模式試看看。因此當時就找了『同病相憐』的朋友,下課後一起去試聽,畢竟地點就在北車附近很方便。後來試聽結束後都覺得不錯,因此我們就決定在高明補習了。」

 

輕鬆彈性的教學照自己步調找回讀書樂趣

「高明的小班制教學,人數少,上課節奏比較彈性,老師可以從頭幫我鞏固基礎,讓我有梳理思緒的時間,能夠好好釐清每個概念。我們是四位認識的同學一起上課,有時候不小心討論太過熱烈,就會聽到來自櫃台阿姨的敲門聲。」說到這邊,陳老師忍不住笑了一下。

記得剛升上高中時,因為英文和數學的程度落差備受打擊,我非常排斥學習這兩科。但來到高明後,跟著老師的上課安排一步步將成績提升,才重新拾回讀書的成就感和樂趣。」

 

適時調整進度規劃尋找專屬自己的上課模式

「除了上課之外,老師也會分享一些日常的瑣事及想法,讓課程不會過於嚴謹乏味,這讓我在課堂中比較放得開,敢提出自己的想法。聽不懂就直接跟老師說,請他講慢一點或再講一次;有什麼想上的課程,老師也會幫我調整進度規劃;而當我有升學的疑問也願意跟老師討論,請他們給我一些建議和方向。隨著情況調整後,讓我找到最合適的上課方式,我想這就是高明一對一授課的最大優點。」

 

彈性的上課時間在社團和課業間取得平衡

「高中時的社團是樂隊,常會在課餘時間安排隊練,尤其是出隊表演和比賽前,更會頻繁加練,所以經常需要在社團和補習之間做出取捨。在大補習班時,每堂上課時間都是固定的,如果請假缺課就只能看上課影片補課;而高明可以自己選擇排課的時間,就算請假也能請老師另外補課,上課和補課時間能夠彈性調整,讓我得以在社團和課業之間取得平衡,這是我最喜歡高明的地方。」

 

畢業求職的迷茫回到曾經熟悉的環境

陳老師大學時就讀社會教育學系,凡是非學校體制內的教育都屬於社會教育的範疇,卻不像其他科系如會計或語文等,畢業後有相對較明確的方向。「面對未來,感到很迷惘,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、能做什麼,所以臨近畢業前每天都在看求職網站,只想找個我可以勝任的工作。」而最後在求職網上看到高明站前分校的職缺時,她想起過去的補習經驗,加上大學時也曾在補習班兼職,讓她決定再次踏入高明。

 

轉換身分回到高明挑戰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師角色

「以前的老師變成現在的同事是很新鮮的體驗,我的英文老師第一次在櫃檯看到我時也嚇了一跳。」換了一個身分回到高明,「對我來說,建立『老師的威嚴』是很大的挑戰,特別是和學生的年齡相差不大的情況,要求學生時總是沒什麼底氣。但如果學生因為完成這些要求而有所進步的話,我會非常開心,『學生進步就是老師成就感的來源』是最貼切的描述。」她說起這些時,表情已經是一位全心全意替學生著想的老師。

 

活用自身經驗輔導學生進入人生的下個階段

「我希望可以藉由以往的經驗,幫助更多學生找到自己的讀書方法。不論是考試、讀書或是其他非課業的事情,有時候自己認為不擅長的東西不一定是真的不擅長,先別急著排斥它,也許只是還沒找到合適的方式接觸和認識它。或許當你找到方法後,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。」走過高明的補習生活,也成為高明的專業老師,從高明學生轉變成高明老師,陳老師也正在為自己的人生寫下新的篇章,期待她踏上高明老師為她開拓的道路,陪伴後來的學子們拾級而上。